日前,经过安徽省马鞍山市民政部门5个多月的努力,该市初步建立了马鞍山市地名数据库,标志着该市地名工作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
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的基础和平台。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按照统一部署,分头负责的原则,该市地名委员会将任务逐项分解到13个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具体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承办11类地名信息数据的审核、校对和录入工作,市经济、教育、建设、人事、交通、国土、水利、工商、旅游等部门和县区负责11类地名信息数据的搜集、整理工作。工作中,市民政局及时对各责任单位报送的11类地名信息数据进行了汇总,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了多次审核、校对,补充完善,保证信息数据符合标准和要求。然后又组织专人按照国家和省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将 11类地名信息数据完整地录入数据库,确保数据库建设的质量。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录入11类地名信息数据7069条,其中行政区类36条、群众自治组织类338条、居民点类3702条、建筑物类82条、单位类2189条、道路类441条、河流类20条、湖泊类3条、山峰类217条、山脉类5条、旅游景点类36条。下一步,该市民政部门将依托地名数据库这一平台,借助电信、网络等媒介,逐步开展以地名网站、地名热线(问路电话)、地名光盘(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等为主要形式的地名信息化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与群众生活交往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