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以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地名工作管理力度,在对市区11条道路进行重新规范化命名更名的同时,最近,根据国务院和自治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并重点清理整治居民住宅区、大型建筑物、街路巷、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
为了扎实有效开展此项工作,2016年4月28日,市地名普查办组织召开了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在深入分析当前包头市地名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困难的同时,明确提出从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利用一年的时间,分五个步骤实施,深入开展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要求各级地名普查办一是切实承担起组织实施责任,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二是严格按照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制定的《包头市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工作措施,确保该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三是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协调联系,认真开展本地历史地名摸底调查,深入推进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四是在对“大、洋、怪、重”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过程中,要随时组织好专家评审论证工作,依章照法进行地名命名、更名。五是搞好协调,加大经费匹配力度,为搞好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六是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为全市开展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暨地名普查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目前,市里通过摸底调查,已列出应重点保护的包头市中心城区历史地名名单43条,各旗县区正在抓紧推进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