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补查任务,汕头市各级联动,多措并举,全面有序扎实推进二普补查工作。
一是认真制订汕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区地名补查实施方案。补查工作以区县为主,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市财政给予适当支持。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补查效率及成果运用;要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作好东海岸新城,中以合作区等城市新开发区域地名的普查补查工作。
二是抓紧成立各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3月24日,市政府办发出《关于成立汕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区(县)也相应成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得力的人员,充实地名普查办。
三是落实第二次全国地名补查资金。多次与市财政部门协商,取得支持,初步同意将地名补查专项经费以追加形式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要求各区(县)在今年8月底前将资金拨付到位,为汕头市地名补查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南澳县已落实地名补查资金。
四是启动地名补查技术合作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总技术服务单位和每一条地名信息的中标单价,再由各区(县)民政局与中标技术服务单位逐一签订合同,地名普查费用由各区(县)支付,层层落实地名补查工作。
五是地名补查信息报送和宣传情况。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补查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南澳县于3月20日发表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一期简报《南澳县二普补查工作做到‘三早三落实’》。
六是认真收集地名补查相关资料。认真整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和90年代地名补查更新形成的地名档案资料,以及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之后历年产生的地名命名更名资料。共收集90年代地名补查更新调查表5832张,印制中心城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480平方公里范围内1:1000“数字汕头”政务版地图165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