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决策部署,大力夯实工作基础,注重整合优势资源,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11个区均已进入地名调查阶段,共编写地名调查目录79135条,完成预填地名调查登记表27423张,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一是狠抓“三个到位”,夯实工作基础。狠抓组织协调到位,成立了市、区、街(镇)三级普查领导小组和市、区、街(镇)、村(居)四级工作机构,落实专兼职普查员4300余人。狠抓保障措施到位,市、区两级共安排地名普查经费4600余万元,按规定配备办公设备,引进具备测绘、地理信息资质及保密资质的专业机构。狠抓督导管理到位,实行“每周汇报”制度,每月印发《地名普查简报》,采取书面通报、领导约谈等方式进行督促。
二是发挥“三个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发挥专业机构作用,作为地名普查第三方监理机构,对各区地名普查的质量、进度、安全、保密等进行监督和评估。发挥基层群众(干部)作用。发动村(居)委会、村民小组干部、老教师、老干部加入普查队伍,全面挖掘本土文化。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建立“联络员制度”,由各成员单位联络员负责提供地名普查的信息资料,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1:2000正射影像图、各学校属性信息、医疗机构信息、交通设施信息、企业注册信息等各成员单位地名(地理)信息资料互通共享。
三是统筹“三项任务”,注重成果转化。统筹推进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注重处理好地名文化保护与地名命名的关系,把好地名命名关,在地名命名时优先使用老地名、历史地名,防止老地名的流失。统筹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按照“杜绝增量、减少存量”的整治目标,重点把好地名审核、监督、执法关“三关”。统筹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工作。以现有地名工作成果为基础,编制《广州市地名图册》,完成20集《广州地名故事》的拍摄及审查工作。拟根据地名普查成果,推动编制《广州市地名总体规划》、《广州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推动修订《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编撰《广州市地名志》,开展地名文化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