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精神,掌握巴州地名发展脉络,挖掘历史地名文化,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推动地名文化创新发展,巴州地名普查办历经艰难万险,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历经一年时间,目前已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享有华夏第一州之美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名文化底蕴丰厚,与3省区、9地州接壤,下辖8县1市,涉及17条县市界线,252条乡镇界线,地名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巴州地名普查办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日夜奋战,于2016年6月底,高质量全面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目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形成地名调查目录26981条、新旧图对比35560条、野外采集信息138652条、多媒体92234条、实地采集坐标46418个、审核整理预填登记表29756份、成果表29600份、标准化处理4962条,挖掘和保护地名2284条,语音审定1820条、自然地理实体16298条,各类电子影像宣传材料1600份,形成地名档案1080盒。
近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已进入数据库汇总、成果转化阶段,科学合理制定了成果转化实施方案,把图、录、典、志编纂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制作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电话问路、编纂巴州图、录、典、志等形式,为巴州人民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确保普查成果更好的服务巴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