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5日被国务院地名普查约谈后,江西省地名普查办及时传达约谈会议精神特别是宫副部长的指示,认真反思,积极行动,采取措施发动各级普查单位加快普查进度。
一、顺势发力,突出政府主体责任。一是写好“一封信”。省民政厅刘金接厅长亲自给各设区市政府分管领导写信,请各级政府关心支持普查工作,对地名普查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配足地名普查经费;各设区市政府领导都批复将大力支持、推进地名普查工作。吉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刘振国副市长批复要“全力抓好落实,保质量保进度完成任务,决不脱全省的后腿”。二是开好“一个会”。继省地名普查7月21日召开了全省地名普查工作推进会,7月25日至8月5日,除已经完成外业的鹰潭市外,其余10个设区市都召开了地名普查工作推进会,政府分管副市长出席会议,要求各地增强地名普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上饶市陈荣高副市长还要求要注重落地见效,让各单位的行政资源要素向地名普查工作聚焦,形成“互相配合、互相促进、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推进合力。三是签订“一个承诺”。各设区市地名普查办与省地名普查办签订了《地名普查目标责任承诺书》,大部分县(市、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或普查办与设区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或普查办也签订了《地名普查目标责任承诺书》,共同承诺按时间节点完成普查任务,高位推动普查工作。
二、持续用力,发挥牵头作用。地名工作专业性强,要求高。各级普查办以此次约谈为鞭策,紧紧围绕“进度”和“质量”两个关键推进普查工作。一是抓好关键环节。资料收集、技术人员的培训、地名文化信息的采集、地名信息审核是地名普查的关键点。大部分设区市普查办逐村培训一线普查员,制定下发了《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采集需注意问题的通知》、《关于湘东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表的审核意见》等文件规范普查作业。二是全程跟踪指导。各级普查办加强地名普查指导,及时审核《地名普查调查目录》、《地名普查成果登记表》等普查资料,与普查人员一同作业、一起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加强普查督导。7月27-28日龚建辉副厅长带队督导新余市普查地名工作,吉安、抚州、上饶市等地也开展了督导工作,督促各地加快普查进度,提升普查质量。
三、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一是引进专业公司参与。印发了《关于全面启动江西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自行组织招标优选部分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协助做好普查工作。二是建立普查员队伍。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及大多数村委会、居委会、村小组都成立了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实了技术力量,举办了培训班,明确了地名普查联络员和片区分工,建立普查员队伍,配合作业单位开展外业踏勘工作。三是建立了专家队伍。省本级、大部分的设区市都成立了由地方志、语言、文史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或专家组。已签订普查合同的县(市、区)正依托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审核采集的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