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县是韶关下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部,连接国道106线的国道G323线、省道S244线贯穿全境。是盛唐名相张九龄、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抗日名将张发奎和数学家 朱熹平的故乡,古称“粤北粮仓”,今誉“南岭明珠”。
历史沿革
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
唐虞夏商周属杨州之南境。春秋为百粤地。战国属楚。秦开岭表,属南海郡。秦末,南海郡尉赵佗据岭南地区,称南越王。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刘澈元鼎五年)南越归汉,始兴为南野地,建始兴都尉(专掌军事),属豫章郡,隶杨州。赤壁战后,遂入于吴,南野属庐陵郡。
公元263年(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六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始兴”一名始此,有1700多年历史,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
公元265年(甘露元年)冬,进以桂阳南部置始兴郡,始兴县隶属始兴郡。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属广州总管府。
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分广州曲江等地置韶州,始兴县属之。
公元946年(南汉乾和四年)置“雄州”,始兴县属雄州。
971年(宋开宝四年),更名“南雄州”。
1278年(元朝忽必烈至元十五年),改南雄州为路。
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改南雄路为府。
1807年(清朝嘉庆十二年),改南雄府为直隶州,隶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始兴县属南雄直隶州。1911年,地方政权为省县两级建制,始兴县直隶广东省。1914年,省县之间设道,始兴县属岭南道,1920年,属北江善后公署,北江绥靖公署,1948年,为省直辖。
建国前后
1949年9月,成立始兴县人民政府,属北江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50年1月27日,更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属粤北行政公署。1956年3月,改属韶关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始兴、南雄两县合并为南雄县。1960年10月15日恢复始兴县建制,属韶关地区专员公署。 1983年6月始,以市辖县,始兴县属韶关市。